影響,指數上漲幅度明顯。前3個交易日最高漲幅達到9.19%,只在最后1個交易日隨大盤回落。
在同花順平臺上,華為概念板塊成分股則達到938只。品牌價值研究院發現,自9月10日華為三折疊屏Mate XT發布后,截至11月22日,華為概念已上漲47%。
如果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觀察,華為概念指數的走勢圖可能也展現出華為品牌在資本市場的投資價值。
作為一個全球知名品牌,華為是Brand Z、Brand Finance等國際品牌價值評估機構榜單上的常客。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華為的品牌價值在中國資本市場上顯然也有非常明顯的溢出效應。
在顯示,華為手機概念股部分代表企業的品牌價值也有良好的表現。
龐瑞認為,華為概念板塊上市公司品牌價值的提升以及相應指數的增長,不僅體現了華為品牌的影響力,也預示華為將在整個產業鏈中占有更加主動、中堅的作用。“當前,華為對上下游關鍵企業的直接影響雖尚未達到決定性水平,但其未來能否像蘋果的供應鏈那樣對全球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值得業界密切關注。”
龐瑞進一步表示,如果華為形成類似“華鏈”這樣的產業鏈核心概念,將標志著其在產業鏈中擁有定價權與資源分配的主導地位。“這一現象也具有兩面性,一方面,這將是中國制造業、中國企業及中國品牌實力增強的體現;另一方面,可能意味著市場將趨向于由少數大型企業主導。”
在方凌智看來,與業績股相比,概念股的價值更多體現在企業通過營銷手段對概念和品牌進行更新和再塑造上。“概念股的廣告效應往往超越了其直接的業績表現。因此,華為引領的概念股上市公司品牌價值及資本市場指數的增長,實質上反映了華為品牌價值的又一輪顯著提升。”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線系列的AI功能的適配。從官方已經公布的物料來看,Mate 70系列在影像、安全、性能等方面均有較大提升。
在11月19日公布的產品宣傳片中,華為就用抽象的方式預告了Mate 70系列可能實現的升級,主角的手一握一放,就能夠控制所有物體的移動,這或許意味著,華為獨具代表性的AI隔空手勢操作將得到進一步升級。
事實上,不只是華為Mate 70系列,AI浪潮早已席卷電子產品市場。例如,9月,蘋果公司發布了iPhone 16系列,也強調了AI技術在該系列手機上的應用。又如,聯想集團近年來推出的AI PC也頻頻出現在各大科技活動中。甚至在家電市場,AI也成了一個流行概念,如AI電視、AI冰箱等。
龐瑞表示,各大廠商都致力于將AI技術融入產品以形成營銷亮點,但目前AI和手機整體使用的實際體驗效果還有待提升,品牌溢價的作用更加明顯。“盡管華為在Harmony OS Next系統中整合了AI功能,不過還是要看其實際效果。”
作為長期研究元宇宙和AI等信息管理前沿的學者,方凌智認為,電子產品搭載AI已經是AI時代的“標配”,這理應成為新時代電子產品的“準入門檻”。
他進一步表示,從長期來看,AI的出現可能會帶來新一輪品牌洗牌。作為AI技術的實際應用平臺,電子產品能夠更加直觀地展示AI的便捷和智能特性,這有望推動一批“電子產品+AI”創新型企業的誕生和發展。“但鑒于目前大語言模型的訓練成本過高,短期之內這種現象可能不太會發生。不過,在短期之內,AI可能會固化已有的品牌競爭格局,并強化行業內的馬太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