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介紹,報告期內頭部企業養殖成本控制較好,平均養殖成本12元/公斤~13元/公斤,中小散戶略高。
此外,據了解,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層面及時開展生豬行業逆周期調節,引導各方面有序調減生豬產能。生豬養殖自去年5月份以來已連續14個月盈利,生豬生產形勢總體較好。
今年6月中旬的投資者交流會上,溫氏股份介紹,當前階段,養豬業獲得競爭優勢的核心在于,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通過各種精細化管理手段,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養雞虧損背后:集市均價已創3年新低
與生豬養殖的高景氣相比,溫氏股份的養雞業務受市場銷售行情影響,出現“量價背離”情形。上半年銷售肉雞5.98億只,同比增長9.16%,但銷售均價下降了18.43%,跌至10.84 元/公斤。因此,肉雞類銷售收入151.27 億元,同比下降9.29%。
溫氏股份介紹稱,報告期內,公司養雞業務生產持續保持穩定,核心生產成績指標、養殖綜合成本在行業內保持優秀水平,但受市場價格行情持續低迷影響,銷售價格低于養殖成本,公司養雞業務出現虧損。
溫氏股份援引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數據,今年上半年雞肉集市均價連續6個月下跌,創2022年6月以來新低。持續低迷的市場價格,使肉雞養殖企業出現虧損。
肉雞讓養殖企業“很受傷”,這從另一家黃羽雞養殖龍頭立華股份方面也可看到,該企業在幾日前發布的半年報中提及,上半年黃羽肉雞市場行情總體較為低迷,公司商品雞銷售均價同比下降18.40%,半年度雞板塊呈階段性虧損。
豬雞之外,溫氏股份還有不少與養殖相關的業務,包括獸藥、環境治理、農牧設備等。溫氏股份稱,相關業務發展良好,合計收入19.89億元。
養殖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修復,一直是投資者關注重點。半年報中,溫氏股份披露,報告期末資產負債率已下降至50.57%,較年初53.37%下降了2.8個百分點,資產結構持續優化。當然,這距離該企業的目標仍有不小距離——今年4月底的業績說明會上,溫氏股份稱“希望2025年底資產負債率降至4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