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催化,醫療ETF漲超2%。
資料世界衛生組織專家7月22日就蚊媒傳播疾病基孔肯雅熱發出警告,目前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傳播情況,約550萬人面臨風險,并且可能出現大范圍疫情。
基孔肯雅熱源于斯瓦希里語,意為“屈肢痛”。顧名思義,就是患者因劇烈關節疼痛而蜷縮之態。感染后,患者通常在3~7天內出現癥狀,95%的患者出現游走性關節疼痛,小關節如指關節、腕關節腫脹明顯,疼痛程度可達VAS評分8-10分,導致患者蜷縮成“屈肢體位”。
當前醫藥行業行業基本面仍然面臨一定的業績壓力、價格戰和政策擾動,但長期增長驅動力仍相對清晰,基于政策、技術迭代、全球化進展以及行業需求等因素共同驅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跟蹤和關注。
短期維度:
事件催化層面,一方面,關注疫情擴散情況等事件催化及情緒波動,北半球夏季蚊媒活躍,若基孔肯雅熱繼續向溫帶擴散,或觸發二次行情。另一方面,相關公司近期即將進入中報業績披露期,關注行業價格壓力情況、在研項目進展速度,以及企業經營效率是否有改善,若超預期也可能成為基本面催化。
政策層面,聚焦創新程度高、臨床價值顯著但超出“保基本”定位的高價藥品,該目錄與基本醫保目錄同步調整,預計將于10~11月正式公布。根據機構研究數據,過去進入醫保的創新藥平均銷量增長達300%,峰值滲透率提升至非醫保品種的5倍。
中長期維度:
技術層面,關注技術創新驅動產品迭代。我國腫瘤疫苗研發處于起步階段,潛力巨大,mRNA技術平臺加速推進,成本低、開發周期短,有望擴展至呼吸道病毒和腫瘤疫苗等領域。此外,若重磅新品種上市,如帶狀皰疹疫苗、RSV疫苗、新型PCV疫苗等,有望提升防護邊界。
設備更新層面,華源證券表示,隨著國家及地方政府對醫療設備更新政策的持續落地,醫療設備招投標規模在2025年上半年呈現顯著增長態勢。根據智械云的統計數據,2025年6月份國內醫療設備采購規模同比增長25%,上半年累計采購規模同比增長41%。具體到產品類別,CT、MR、DR等高端設備的采購增長尤為突出,其中6月份CT采購同比增長20%,MR同比增長32%,DR同比增長47%;上半年累計采購中,CT同比增長48%,MR同比增長43%,DR同比增長77%,超聲設備采購同比增長28%。
綜上所述,本輪上漲是事件催化、籌碼與資金驅動等多種因素驅動的結果,短期建議關注疫情進展、政策推進節奏,中長期跟蹤技術平臺迭代及設備更新進度。醫療ETF跟蹤的是中證醫療指數,該指數由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編制,從醫藥衛生行業中選取涉及制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領域的代表性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醫療健康相關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