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申萬宏源證券(000562)發布一則公告,披露了其旗下子公司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承銷保薦公司”)及其它中介機構被百億私募上海映雪投資管理中心 (以下簡稱“映雪資本”)起訴的消息。
據公告內容,原告映雪資本通過其管理的資管產品,投資并持有“19華晨05”債券未能及時兌付,涉及本金高達約1.13億元。
映雪資本認為,承銷保薦公司等五家中介機構,未能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制作、出具的債券信息披露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導致原告債券投資時作出了錯誤的判斷,并遭受巨大損失。
隨后,映雪資本于2022年9月向法院起訴,要求承銷保薦公司及其他中介機構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向其賠償包括債券本金、利息等投資損失。2022年9月29日承銷保薦公司收到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發來的應訴通知書。
對此,北京易準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呂志錄表示,依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會議紀要精神,債券中介機構依過錯程度承擔欺詐發行、虛假陳述的民事賠償連帶責任。
“19華晨05”處違約狀態
據了解,上述訴訟中提到的“19華晨05”債券發行人是華晨汽車集團,票面利率為6.5%,規模達8億元,到期日本該為2022年4月18日,目前卻已處于違約狀態。
2021年4月21日,證監會就華晨集團年報存在虛假記載等五項違法事由,下達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當年9月,證監會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決定書顯示,華晨集團所披露的2017年、2018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以虛假申報文件騙取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核準;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披露的文件虛假記載;華晨集團銀行間債券市場信息披露違法;華晨集團未按規定及時披露相關信息。
呂志錄解釋,因華晨集團借助虛假的年報,才符合債券申報“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潤足以支付公司債券一年的利息”的條件,并順利拿到了債券批文,結合行政處處罰決定書的相關處罰內容,理論上講華晨集團涉及實施了欺詐發行債券之行為。
同時,依據行政處罰決定書的相關處罰內容,可以看出華晨年報存在虛假記載、債務逾期和涉及重大訴訟、仲裁事項,以及重要股權轉讓事宜都未披露,從而涉及虛假陳述之違規行為。
因此一同為債券發行、上市提供服務的債券承銷商、信用評級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債券服務機構,若知道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或者誤導性陳述,仍然參與信息披露文件的制作或分發,或對相關事項出具肯定性意見的,應當與發行人共同對債券持有人、債券投資者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投資者如何才能避免踩雷
隨著資管新規正式實施以來,“賣者盡責,買者自負”成為理財產品銷售的基本原則。當投資出現虧損時,依法追究資本市場違法行為相關責任主體的民事責任,是投資者權利救濟的主要途徑。
呂志錄提醒,銀行向投資者推介理財產品時,如果未盡到適當的推介義務,明確告知投資風險,或者銀行理財產品不合法或未辦理法定手續的,出現虧損時,投資者可要求銀行賠償損失。
那么在購買理財產品過程中,投資者如何才能避免踩雷?呂志錄認為規避風險首先要了解產品的風險評級進行合理配置,銀行理財的風險評級分為 R1 - R5,等級越高,風險越高,對應的收益也會越高。風險評級可以在產品詳情頁看到,如果投資者購買的是中、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就需要擁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不想冒險,只求穩健,可以關注R1、R2 級別的產品,一般不會有什么大風險。
其次,還要清楚資金的投資去向,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看《產品說明書》。投資者可以詳細閱讀關于投資目標、范圍、投資比例這部分內容。投資現金類和優質債權類的產品風險相對較低,投資權益類資產的產品風險就相對較高。
最后,一定要查看合同,認真審查合同約定的內容。